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公開媒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本站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責任。
創(chuàng)新交易模式、發(fā)布國內首個主產地價格指數、協調發(fā)展上下游產業(yè)——
啟動了煤炭現貨交易、實現鐵路公路煤炭銷售上線交易,發(fā)布了國內首個反映煤炭主產地價格的 “太原指數”、逐步形成價格市場化機制,積極推進煤電聯營、促進煤炭上下游產業(yè)一體化協調發(fā)展——近年來特別是2012年以來,我省在保障全國能源供應的同時,煤炭市場化改革也駛入了快車道,市場機制主導資源配置、供求和競爭形成價格機制、價格引領企業(yè)自主決策,這種全新變化徹底告別了“計劃靠政府、供需靠關系”的傳統模式。
供需自主銜接、煤價隨行就市、合同計劃 “網簽”,2012年2月23日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啟動煤炭現貨交易,我省煤炭銷售交易模式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新交易模式下,我省境內鐵路煤炭銷售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則,采用掛牌、競價、邀約、協商等多樣化交易模式,實現了上線交易。今年5月,我省公路煤炭銷售也納入交易中心平臺進行上線交易,標志著山西境內生產的煤炭銷售全部納入了交易平臺。這種模式有利于規(guī)范交易行為、增加交易機會、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創(chuàng)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huán)境。
發(fā)布國內首個煤炭主產地價格指數,中國煤市喊出了“太原聲音”。今年5月,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與新華社聯合發(fā)布 “太原指數”,由一個綜合指數和動力煤、煉焦煤、噴吹煤、化工煤四個分指數組成,分層次、分角度反映主產地煤炭市場變化情況。今年8月8日,5大電力集團等與我省7大煤炭集團分別簽署電煤供應中長期協議,煤電雙方首次采用經濟合同的形式簽訂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對電煤數量、質量和價格進行了嚴格約定。與以往不同的是,“太原指數”成為煤電企業(yè)商定價格的重要參考依據。
2012年7月,我省制定了促進煤電企業(yè)協調發(fā)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煤電一體化進程。去年以來,我省次第啟動同煤集團重組漳澤電力、煤銷集團與國際電力合并重組為晉能集團、潞安集團與格盟國際實施煤電聯營、山西焦煤與大唐集團開展立體合作等4個大型煤電聯營項目。近期,我省出臺“煤炭20條”措施,再次鼓勵煤炭企業(yè)與電力、冶金、焦化等重點用戶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一個煤電和諧、共生共贏的能源綜合經營“新樣本”正在三晉大地上形成。
目前,隨著籌劃煤炭中遠期交易和期貨交易、探索建立省級煤炭儲備、改革完善煤炭資源配置等項目的陸續(xù)啟動,全省煤炭市場化改革的步伐愈來愈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