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尿素價格不斷走低,山東、河北等地實際出廠價已跌破2300元/噸。尿素企業(yè)在降價促銷的同時也在忙著尋找支撐因素,但進展并不樂觀。已經(jīng)被業(yè)內認可的夏季用肥雖可用來炒作,但考慮到高氮復合肥逐年增加的市場占有率,很難估算出尿素的實際需要量;出口方面更是一言難盡,國際價格大幅下滑,中國最新的出口訂單離岸價也跌至455美元/跌,倒推出廠僅為2220-2240元/噸,這顯然不能作為止跌理由。于是,無論廠家還是經(jīng)銷商均欲從成本入手,猜測本輪跌價的底線。據(jù)筆者推算國內煤頭尿素企業(yè)生產一噸尿素的完全成本約為2100-2250元/噸,并以此判斷市場跌價空間有限。
可誰承想就在五月下旬,國內煤炭行情轉入低谷,無煙塊煤平均跌幅在100元左右。究其原因,供求失衡可謂罪魁禍首。據(jù)統(tǒng)計:截至本周,秦皇島港存煤炭總量達到了800萬噸之多,社會庫存量也突破了30日線。這便意味著國內煤炭產量已經(jīng)嚴重供大于求。受其影響,山西部分煤礦車板價已于5月21日進行了調整。其中,末煤下調幅度在50元左右,報價在750-880元/噸;無煙塊煤平均下調100元,中塊報價在1200-1300元/噸,小塊報價1150-1200元/噸。推斷尿素企業(yè)無煙塊煤到廠價大概在1300-1350元/噸,較前期降低了100-150元。因此,即便尿素企業(yè)出廠報價下調至2300元/噸,經(jīng)銷商也會根據(jù)當前煤價估算成本,并使之視為“暴利”。在他們看來,尿素出廠價就應該常年靠近成本線,一旦高出成本200元以上就很難接受。這種心理正是這段時間經(jīng)銷商與廠家進行價格博弈的籌碼所在。
另外,此次國內煤價下跌,還有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國際市場。由于受到歐債危機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再次經(jīng)歷了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暴跌行情,再加上全球經(jīng)濟增速放緩對消費需求產生了壓制作用。自5月以來,國際煤價便已呈現(xiàn)加速下跌的趨勢,最終傳導至中國市場。這種內憂外患造成的煤價跌勢在短時間內難以轉變,甚至還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由于尿素成本構成中70%來自煤炭,所以煤價下滑對于尿素成本支撐極為不利。經(jīng)銷商會因成本降低而期待尿素繼續(xù)降價,知道接近所謂的成本線;而廠家一般只會在出廠價靠近成本的時候,才會盡力去撐價。但只要有利潤空間的存在,撐價心理就會有所放松,降價促銷就會被延長。不過,隨著夏季用肥的臨近,尿素價格或將暫時企穩(wěn),甚至會小幅反彈,但因市場始終缺少足夠的利好支撐,尿素長期走勢仍不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