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琨
我們經?梢钥吹竭@樣的場景:當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規(guī)定帶好安全帽或違章作業(yè)被安監(jiān)人員查住時,總會用“下不為例”為自己開脫,希望免于處罰。不知他們是否想過,有些事情也許還有下次,但是生命也可以下不為例嗎? 在某些場合,檢查人員總以 “都是老熟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思維方式對違章者網開一面,僅用一句“下不為例”草草了事,使違章者暗自慶幸 “情面”使他躲過了“一劫”。表面上看,“下不為例”讓大家皆大歡喜,而事實上違章者并不會因此次的“法外開恩”而痛改前非。甚至會因此而心存僥幸,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使習慣性違章堂而皇之地登上自己的工作平臺。久而久之,“下不為例”必然會助長違章之風盛行,不僅不能及時地警醒違章者,反而更加促使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給安全生產埋下后患無窮的禍根。 許多時候,“下不為例”也成了某些管理者處理員工違反紀律的常用手法。殊不知,這種做法不僅是拿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當兒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違章行為的肆意滋生。責任心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保護傘。面對違章,安全管理者決不能“心慈手軟”,更不能以“下不為例”的處理方式來顯示自己的寬容大度。要知道,我們寬容了違章,就保護了隱患,最后產生的必然是血淚。 正如一句廣告語說的那樣: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下不為例。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下不為例”應該在我們的工作詞典中徹底刪除。作者單位:莒山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