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天攻堅戰(zhàn) |
——伯方礦3115工作面攻克無炭柱紀實 |
|
|
|
蘭花集團 2013-9-5 9:59:55 您是第 1531 位讀者 |
|
|
8月4日零點班,伯方礦綜采二隊3115采面推進到1070米時,遇到一長軸40米、短軸為34.5米的無炭柱。其硬度系數(shù)高,且所在區(qū)域壓力大,采高低。綜采二隊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敢打硬拼,僅用了21天,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zhàn)。 制度有力促生產(chǎn) 過無炭柱工序繁多:打眼放炮、排矸撿矸、超前維護等。而8月份多人請假,該隊正常上班者只有82人。人員不足,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受阻,日排矸進度徘徊在1米左右,照此下去,很難完成任務。 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隊里及時出臺了三項制度:過無炭柱期間,出滿勤者,獎800元;過無炭柱期間不上班者,扣除3個月獎金;各小組每班須保證最低打一岔眼,排一岔矸,每多排一岔矸獎組里1500元。 為解決人員不足的難題,支部書記陳振家冒著高溫酷暑,逐個到請假員工的家里做思想工作,動員他們以集體利益為重,舍小家為大家,幫助隊里渡過難關。在他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十多名請假者返回了工作崗位。 制度的出臺,人員的回歸,使排矸進度大大提升。 眾志成城除隱患 因3115為孤島工作面,排矸過程中受震動影響,運輸順槽超前段頂板整體下沉,煤幫受擠變形,造成局部高度不足,寬度不夠,如不迅速采取措施,運輸順槽超前段有被壓垮的危險。 險情就是命令。該礦領導現(xiàn)場研究決定,將3115運輸順槽超前支護增長為100米。隊里立即組織人員將超前支護材料運到了運輸順槽700米處,余下的300余米,須人工往里運。為了搶時間,在場所有人——包括礦領導都參加了運料,大家抬的抬,扛的扛,僅用了兩個多小時,就將200余棵3.1米的液壓支柱、100余根3.2米的“兀”型鋼梁運到了運輸順槽超前段。隨后液壓柱、鋼梁按“一梁三柱”交錯邁步,一字排開,頂板下沉的危險終于得到控制。 措施到位保安全 首先是保人身安全。規(guī)定:鉆眼前,須先處理頂、幫上的活矸活炭,安全員確認后方可進入運輸作業(yè);鉆眼、裝藥過程中,要保證一人作業(yè),一人觀察頂板,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停止作業(yè);放炮前須由班組長清點人數(shù),待所有人員撤至警戒線外,方準起爆。 其次是保設備安全。執(zhí)行“多打眼,少裝藥、放小炮”的原則,預防損壞工作面設備;對工作面放炮范圍內(nèi)的支架、壓力表、電纜及油缸等采用廢皮帶進行有效保護。 攻堅克難破難關 因矸石特別硬,他們在排矸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主要是“眼難打”,三個小伙子頂住鉆機,只聽見“嘭、嘭、嘭…..”地響,手臂震得發(fā)麻,鉆桿就是不往里進。常常是每打一個眼,就能折斷好幾個鉆桿。 矸石再硬,硬不過他們頑強的意志。三人一組,輪番上陣,超班加點,歇人不歇機,二十四小時連軸轉(zhuǎn)。在廣大干部員工共同努力下,日排矸進度保持在兩米左右。截止8月25日四點班,最后一截無炭柱也被消滅,排矸攻堅戰(zhàn)圓滿地畫上了句號! 武文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