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蘭花集團(tuán) 2019-9-5 16:27:35 您是第 709 位讀者 |
|
|
前幾日讀一文章,故事講述在德國,許多公司每做好一款耐用電器產(chǎn)品后,都要請來專家和消費者挑刺揭短,用力推拉,不同的觀點和成功的破壞,反而會得到獎賞,結(jié)果,凡是容易損壞的電器產(chǎn)品在破壞中暴露出來后,最終得以加固,趨于完善,于是,德國的電器在林林總總的反對意見中長盛不衰。 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筆者不禁想到了發(fā)生在企業(yè)中的一些身邊事,日常工作中,提反對意見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然而卻被對方的不理解造成了這樣或那樣的尷尬場景:員工在“三違”、違反勞動紀(jì)律后、工作出現(xiàn)失誤時,領(lǐng)導(dǎo)耐心問及原因,說“你知道不知道這么做不對”,員工還總是委屈著嘟著嘴說出“沒什么不對啊,這樣也可以,要不會造成損失”等等不成立的理由和借口。還有民主評議大會上,當(dāng)員工鼓足勇氣指出干部不足后,對方總是難以接受,還說員工經(jīng)驗不足等等,正因如此,企業(yè)里能夠聽到的反對意見越來越少,這些不好的“苗頭”很可能掩蓋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埋藏了隱患。 “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良藥利于病”,言下之意,就是要聽取各個方面、各個角度的意見。一個人的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后背,這是視覺盲區(qū);“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是思維盲區(qū)。要看到自己的后背,就必須借助鏡子等外物;要把事情考慮周全,就要聽聽別人的看法,特別是反對意見。 還有,俗話說得好,“草木有情皆長養(yǎng),乾坤無地不包容!边@是說大自然的包容?梢姡轃o處不在,包容必不可少。所以說,我們的日常工作,也要像德國人做產(chǎn)品那樣,做到海納百川、開放包容,廣開言路、從善如流。從這個意義上說,工作中有人唱反調(diào),唱“對臺戲”,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我們應(yīng)以平常心對待,以期盼心對待。 一言以蔽之,學(xué)會接受忠言逆耳,學(xué)會包容反對意見,是每個人成長中應(yīng)該學(xué)會的一門課程,只有在有價值的辯駁中碰撞出的火花才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和方法,即使發(fā)生一些爭論,又有何妨?正所謂多一份正確的反對意見,就少一份片面和失誤。(張燕梅 作者單位:丹峰化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