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蘭花集團 2021-8-5 8:59:17 您是第 715 位讀者 |
|
|
我發(fā)現(xiàn),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總有許多“認命者”。他們的生活哲學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看起來很超然,做起來很消極,仿佛人生就是聽從命運安排,沒有自己的事,全然不記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道理。面對機遇、壓力和困難,他們不斷妥協(xié),甘愿做一只被命運抽打的陀螺。你若不信,我就隨便舉幾個例子,或許這當中也有你我的影子。 前段時間,朋友所在的企業(yè)組織生產(chǎn)調(diào)度員競聘,凡有生產(chǎn)經(jīng)驗的人都能參加,但400多個一線工人,只有20多個人參加。為什么這么多人不去把握這個機會?我向一些熟悉的職工詢問,得到的答案是這樣的:“粥少和尚多,明知考不上,為啥費那功夫”“咱沒那個命,看住自己門戶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我不行,沒那本事”……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開展技術比武,一些職工除了被逼上場,一般情況下能躲多遠躲多遠,從沒想過上去露一手;組織業(yè)務培訓,一些職工堅持“60分萬歲”,只要不被考核就心滿意足,從沒想過要學精悟透;舉辦演講活動,一些職工只愿當看客評頭論足,從不上場露臉。往往命運還沒亮出底牌,他們已經(jīng)自動繳槍了。你要問為什么,他們的回答肯定脫不了“老三樣”:不想、不敢、不會。 不想者,自然是安于現(xiàn)狀,不喜歡面對壓力和挑戰(zhàn);不敢者,則是缺乏自信,害怕失敗,根本不敢去嘗試;不會者,平時跟著混日子,下不了苦功,也沒那個能力去嘗試。一次次的妥協(xié)之后,他們喪失了激情和夢想,習慣了坐在場下當觀眾,甚至,一旦有人想要從他們之中“脫穎而出”,還會遭到無形的排擠和孤立,意志薄弱者就會隨之“大眾化”。其實,無數(shù)次退縮、妥協(xié)的背后,缺少的是一顆強者之心,他們把自己關在無形的籠子里,拒絕了一切改變的可能,完全聽從于命運的施舍。寫到這里,我想起了朋友講的一個笑話:她們單位有人買彩票發(fā)了一筆橫財,有個叫云娜的同事天天念叨:“我怎么就沒人家這命,我怎么就中不了獎。”有人問云娜:“你買彩票了嗎?”云娜愣了一下回答:“沒有。”同事們哄堂大笑,有人說云娜:“羨慕人家中獎,你好歹也得先買張彩票吧!彪m然是個笑話,但其中的道理卻顯而易見:不去嘗試,哪有成功;沒有種子,你再努力,也種不出莊稼。 你我都是蕓蕓眾生,靠天上掉餡餅改變命運的機會太少了。其實,每一次命運的垂青都不過是勇敢嘗試、努力拼搏的結果。最近,河南暴雨中胖東來公司救援隊又出名了,這家公司是河南最有名的超市,是業(yè)內(nèi)公認做得最好的超市,老板于東來更是全國知名企業(yè)家?戳诉@家公司的發(fā)展史,我才知道,他原來只是一個無業(yè)游民,起步之初經(jīng)營一個小賣店,還屢次遭人破壞,甚至血本無歸。幾十年來,他始終處于一個探索嘗試的狀態(tài),所以才能做出今天的成績。我突然就想到培根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有許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會做,而是因為他比你敢做。”想想身邊許多人的大成就和小確幸,也確實如此。許多事,你努力去嘗試了,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件事我也可以做!原來這件事我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當然,嘗試的過程中,失敗也避免不了,但那也沒什么大不了,東山再起就是,起碼不會留遺憾。當機遇出現(xiàn)在眼前,最糟糕的莫過于不去嘗試就放棄,只會面對別人的成功,自怨自艾地發(fā)出懦弱者的呻吟。一個不曾嘗試,不給自己機會的人,怎么能得到機會呢? 人生不是一次成型的模具。每個人總是要在生活中不斷摔打,不斷塑造,不到最后一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是什么模樣。是任由生活把你摔得面目全非,變成你都嫌棄的樣子?還是,你來掌握主動權,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模樣?這由你的心來決定。在這個飛速奔跑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有自以為的穩(wěn)妥并不穩(wěn)妥。在命運里隨波逐流的人們,難道沒想過,你那么依靠命運,可是,命運一不高興,生活就會拋棄你嗎? 所以,當機遇向你招手的時候,你一定要勇敢地去嘗試,給自己一個成功的機會。不試試看,你怎么知道你不行。(王福獻 作者單位:化工分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