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蘭花集團 2018-9-21 8:58:43 您是第 1094 位讀者 |
|
|
在礦山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不辭辛勞、筆耕不輟,樂為礦山鼓與呼。用他們自身的話來講就是:累并快樂著。與他們接觸日久,點點滴滴無不讓我感動、敬佩、深省。 我最佩服的是王俊,她不只是在望云礦、蘭花集團知名,甚至在整個晉城文學圈里也是小有名氣的寫作人。作為高平市、晉城市的作協(xié)會員,她多次在《太行文學》、《太行日報》、《丹源文學》等刊物發(fā)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 去年底內(nèi)退后,她的寫作腳步并沒有停歇,依然在為她所愛好的寫作事業(yè)而歌。她曾說:好的文章自心而來,更是多年的功夫與積累。每次和她在寫作方面交流雖聊聊數(shù)語總有醍醐灌頂之感。臨退前她把珍藏的剪紙新聞和文章都贈與了我,看著那成袋的素材,就知道她在背后曾下了多少功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她的寫作之路讓我明白: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就,不如埋下頭來踏實努力。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一個人的身體力行是對大家最好的鞭策。 在寫作路上,田智德對我的影響也很大。作為一名全礦生產(chǎn)主力綜放隊的支部書記,田智德工作辛苦不說且責任重大。無論是在日常生產(chǎn)管理還是支部宣傳工作,他都是嚴格要求,毫不含糊,多次獲得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可以說是一名“文武皆能”的管理者。 因宣傳工作需要,在與他多次接觸之后發(fā)現(xiàn)他不僅平易近人、還責任心很強,每次都二話不說積極配合完成宣傳布置的各項宣傳工作。有時隊里忙人手不夠,他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親自動筆,并不厭其煩的幾易其稿。這樣的工作精神和態(tài)度令人折服,隊里職工對他更是敬重無比,是當之無愧的“筆桿子”書記。正是因為他的作品以及他每次對工作的講解,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井下一線工作的辛苦與不易。由此我也深刻明確了自己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肩負的重大責任和使命,只有盡可能地把他們的先進事跡挖掘好、宣傳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對他們辛苦付出的最好回報。 還有,開拓隊王海斌、洗煤廠田永紅、機電隊史建國等雖然年近五十,但激情滿懷,多年來如一日對企業(yè)宣傳工作熱忱不減,對身邊發(fā)生的好人好事、安全生產(chǎn)動態(tài)總能及時報道和反映。田美玲、馬楠等作為揀矸一線女工敬業(yè)又辛勞,利用下班休息時間筆耕,自始至終沒有絲毫怨言,不僅寫出了精品和亮點,文章《與煤矸石一起流動的那一抹溫柔》還登上了國家級刊物《班組天地》。而陳鵬飛、李雷、李慧等生產(chǎn)、機關科室員工,作為80、90后的主力軍同樣有著高度的敬業(yè)精神,有著很強的新聞敏感性,總能及時宣傳報道礦山的各項工作業(yè)績。每次看到他們積極主動來科里取《蘭花報》、《望礦風》時,簡短的交流總能感受到來自他們靈魂深處閃光的東西。 有人說:把企業(yè)的好新聞傳播出去,把正能量激發(fā)出來,這是基層通訊員的使命和職責。新時代新起點,那就讓我們共同履行這份職責與使命,不忘初心,堅持付出,為企業(yè)的宣傳工作做出自己的積極貢獻。 (李雪麗 作者單位:望云礦) |
|
|